可持续发展实践
01月
2025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原因 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原因和中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状况 有关,具体如下★★: 1.庞大的人口基数
2.工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清洁生产 (1)环境效益★★★:实现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控制污染,减少 工业污染 ________来源。 (2)经济效益★★:有利于技术改造 和调整工业结构等。 3.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生态农业 (1)原理:生态系统的观点。 (2)方式:调整原有的生产结构★★★,发展种植业与林★、牧★★、副★★、 渔业相结合★★★,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 的关系★。 (3)目的★:形成生态上和经济上的良性循环,实现农业的 可持续发展 __________。
2.我国在协调人地关系上面临的挑战 (1)人口众多★★: 庞大的人口基数 , 尤其是低素质的人口过多★。 (2)资源短缺:人均资源占有量少★;资源需求量大★★;生产技 术水平低★★,自然资源 利用率低。 (3)环境危机:环境污染迅速由城市向农村蔓延;生态破坏 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 3.解决措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4.战略框架★★★:国务院发布《中国 21 世纪议程——中国 21 世纪人口★★、 环境与发展白皮书》 , 提出了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 总体战略、对策以及行动方案★。
提示★★★:我国面临着庞大的人口基数,应对着人均资源不足和 环境污染严重的严峻挑战。
是“创建生态文明的制度体系”★★★。揭示了全国和 各省的资源环境绩效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的 动态变化特点和发展趋势。 我国为什么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2)资源人均占有量小而需求量大★★★,使我国长期存在着自 然资源相对短缺的问题。同时,由于我国生产技术水平还比 较低★,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率比较低★★★,这进一步加剧了自然资 源的紧缺程度。 (3)一些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和消费方式,使得我国的自然 环境面临着极大的危机★。环境污染由城市迅速向农村蔓延, 农村生态破坏的范围仍在扩大★,程度在加剧。
[教材 P100 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加深我们对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必然性 的认识。根据中国的国情和经济承受能力,中国必须走可持续 发展道路★★。这是因为中国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巨大压力,其主 要表现为★★★: (1)庞大的人口数量★★★、 较低的人口素质成为我国发展的一大 障碍。
2.我国走节约型发展道路的直接原因是 ①自然资源种类多, 总量大★, 类型齐全 存在资源的相对短缺情况 量仍较多 A.①② C.①④
1.我国工业生产中资源利用虽然有明显的进步★★,但是问题依 然突出,下列属于当前我国资源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 是 ①资源利用效率明显偏低,经济增长方式粗放 ②国家资源政策不利于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共同行动 ③全社会尤其是地方政府对国家政策不理解、不支持 ④环境污染严重★★,没有完全摆脱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A.①② C.①④ B.②③ D.③④ ( )
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1.循环经济 (1)概念: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 (2)手段:环境无害化技术。 (3)核心:提高生态效益 。 (4)资源利用方式★:环境友好方式。 (5)原则:资源输入减量化 、资源再利用和使废弃物再生资
2015 年 12 月 25 日★,★★★“2015 中国节能与低碳发展论坛” 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论坛以“节能减排· 绿色发展★★”为主 题,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绿色低碳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发展、 雾霾治理及应对气候变化、煤炭总量控制的目标等热点话题 进行研讨,提出了促进节能减排的新思路、新举措。据此回 答 1~3 题。
[温馨提示] 我国人口数量庞大,需要消耗的资源数量和排放污 染物的数量都很大★★,这是造成我国资源短缺★★、环境危机 的重要原因。
把资源、环境问题放在一边,等达到更高经济发展阶段★,拥 有更大的经济实力以后再来解决这些问题的道路是发达国家走 的“先污染, 后治理”的道路★★。 这是一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 发展”, 在带来经济增长的同时, 还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 态破坏,例如,20 世纪出现的重大公害事件就是由此引起的。 因此★, 这种道路的教训是惨痛的, 这种经济增长既没有考虑资源 的长远价值,也没有充分考虑污染给整个社会造成的实际代价。 盲目追求当前经济增长的结果往往与长期发展的目标背道而驰。 实行发达国家现形的高投资、 高技术解决问题的模式是不可 取的★★★。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因此★, 不可能实行高投资、高技术的模式解决问题。
一★★、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1.成就 以占世界约 7%的耕地养活着约占世界 22%的人口★★。
[教材 P104 活动] 图 6.16 中所列举的个人行为对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是 有意义的★★。例如,拾粪回田既可以减少污染,又增加了有机 肥;垃圾分类回收利用可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 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可以减少汽车尾气污染;骑车工作和购物 也可以减少汽车尾气污染;自备篮子或布袋购物可节约资源, 减少★★“白色污染”;采用节水措施可以节约水资源。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采取以下行动: (1)积极参加植树活动;(2)使用可再生材料制成的工作、生 活用品★;(3)节约能源;(4)节省使用自然资源★;(5)改变不利于环 境保护的饮食习惯;(6)尽量利用公共交通,短途旅行尽可能骑 自行车或以步当车★★★;(7)在居室★、庭院中种植多叶植物;(8)爱护 每一块绿地; (9)动员周围的人为环保尽心尽力★★; (10)亲近大自然★★★, 和我们的动植物朋友和谐相处;(11)关心并积极参与科技事业★, 使之成为改善状况的动力★;(12)从事每项活动前,充分考虑其对 环境的影响,并采取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