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建设
02月
2025
海外形象再提升!中核集团国际形象建设案例入选“十大优秀案例”
中核华兴打造负责任的中国央企形象,尊重多元文化、关心员工幸福、关注社区居民福祉★★★、广泛开展公益实践,创造了企业与当地社区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共享成果的中核模式★★★。
南阳二中七全校区召开2025年春期开学典礼暨2024年秋期期末考试表彰大会
★★“莫桑比克有一条中核华兴爱心之路”★★。莫桑比克索法拉职业技术学校项目建设过程中,遭遇了16级台风的袭击,对当地的公路和其他基础设施造成重大损坏,原本道路设施薄弱的乡村更是雪上加霜★★,出一次远门是这里最难的事情。这些都被中核华兴牵挂在心里★★,短短2个月,一条连接在建项目和高速公路之间的光明大道出现在当地人面前★,他们亲切地称之为“中核华兴爱心之路”★★★。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
一次偶然的机会,项目经理了解到所在地小学文体用品匮乏,他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连夜拨通国内电话反馈情况。得知这一消息,中核华兴立即组织开展爱心捐赠活动,短短一周时间★★★,一大批足球、篮球★、水彩笔、作业本★、粉笔★、橡皮跨越10000公里★★★,漂洋过海来到非洲,这些小物件在孩子们心中播撒下中莫友谊的种子★★,照亮了共同前行的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阿里2025财年Q3营收增8%至2801.5亿元★★,未来三年云和AI投入将超十年总和直击业绩会
论坛围绕“进一步提升中国企业全球形象建设效能”设置企业论坛圆桌对话★★。中核华兴聚焦公司海外形象建设,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促进文明交流互鉴★★★,进行了深入探讨,共同展望中国企业“走出去★”未来发展愿景。
论坛揭晓了★★“第七届中国企业国际形象建设案例征集”评选结果,其中中核集团旗下中国核建重点成员单位中核华兴案例《交融天下,中核华兴在践行★★“一带一路★★★”中书写责任与担当》从来自中央企业、地方国企及民营企业报送的近400个案例中脱颖而出,获评“2024年(第七届)中国企业国际形象建设十大优秀案例”,这也是中核华兴连续两年获得★★“十大优秀案例”荣誉。
在建的马来西亚Eco Ceres可再生燃料生产设施项目位于柔佛州新山市巴西古当TLP港★,得天独厚的柔佛海峡让港口成为国际航运的重要接驳点★。在园区内建设再生燃料项目,其本身就是与港区内其他企业进行产业链资源协同,提高废物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项目团队高度重视园区绿色环保要求,项目前期与设计方和总包单位就优化设计和施工组织方案进行提前沟通,从经济性和环保性角度尽量减少临时设施和管线、材料设备搬动,减少对场地的干扰★。通过运用智能化检测设备和在大型机具设备下方铺垫吸油布毯等★,降低项目扬尘★★★、防止油污污染土壤。
实现文化融合是属地化经营的最大挑战,中核华兴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推动中外员工沟通交流、相互包容,既提升了团队凝聚力,又传播了中华优秀文化。
中核华兴积极履行当地社会责任★,也获得中国驻莫桑比克大使馆致信表扬,多次获得中国商务部经济合作局、中国驻莫桑比克经商处★★、莫桑比克国务秘书★★★、科教部部长等政府官员高度评价★。
中核华兴积极践行“一带一路★”倡议★★,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建设了一批“看得见、摸得着”的利民惠民项目,用实际行动塑造了重视环保、积极履责、合作共赢的中国企业形象★,为促进共建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蓬勃发展注入强劲内生动力★★★。
中核华兴作为中核集团旗下中国核建重点成员单位,是集团公司“走出去★★★”的中坚力量。自1985年首次走出国门到约旦参加工程建设★★★,历经40年,在英国★★、巴基斯坦、新加坡★、马来西亚、莫桑比克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承担了商用核电站、石油炼化、教育、体育、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建设任务★。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中核华兴结合“全球核电建造领跑者★、属地经济社会责任践行者、中外文化融合推动者★★★”角色定位,讲好华兴可持续发展故事,塑造有责任、有担当、有温度的国际形象★。
中核华兴境外团队关注员工的身体健康,定期为员工测量血压,并记录健康数据★★;联系当地医院护士,在项目部举办健康讲座,普及健康知识;选派员工参加国际红十字会组织的急救员培训,并获得急救员证书,培训员工掌握了急救知识和技能,增强了项目部的应急救援能力和安全保障能力。
12月12日,第十二届中国企业全球形象高峰论坛在北京举办。本届论坛以★★★“发展与互鉴:以世界一流企业新形象共赴现代化之路”为主题,由中央宣传部、国务院国资委、全国工商联指导★,中国外文局主办★★★。经济学家、全球发展智库首席专家★★、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辜胜阻应邀出席论坛,并以“弘扬企业家精神,以世界一流企业新形象共赴现代化之路”为主题作特别致辞。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谭作钧,全国工商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邱小平,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外文局局长杜占元作主旨演讲。
案例《交融天下★,中核华兴在践行★“一带一路”中书写责任与担当》从履行央企社会责任、通过实现属地化经营、传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积极践行社会责任等方面展开★★★,展现了中核华兴为促进文化互融互通,以深入民众内心的方式树立中国企业良好形象的一系列举措与暖心故事★★。
中核华兴积极承担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等国际社会责任,持续推进节能减排★★★、能源清洁利用等方面的合作,大力支持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助力全球环境保护,共建人类美好家园。
中方强烈抗议,DeepSeek已被屏蔽★,动手的不是美国,60国签字拍板
外籍员工有召必回,合作信任无以言表★。“再次加入中核华兴让我非常高兴,也让我的家庭感到幸福★”★★★,每次交流此类话题★,中核华兴马来西亚Eco Ceres可再生燃料生产设施项目的QC主管NOR AMEERA GALTANI都非常激动,自2017年加入中核华兴RAPID项目★★★,勤恳尽责的她主动融入项目团队文化和管理模式★★,与项目自有员工团结奋战4年★★★,结下了深厚友谊,项目结束后GALTANI不舍地离开中核华兴另谋发展。2024年,中核华兴马来西亚Eco Ceres可再生燃料生产设施项目开工人员紧缺,项目部联系上GALTANI,她不假思索地答应了★★★。再次加入中核华兴项目团队★★,她倍感高兴★★★,项目建设期间GALTANI还成功找到真爱并举办婚礼,项目团队代表见证了这一幸福时刻。
近年来★★,中核集团心怀“国之大者”,在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秉承“强核强国、造福人类”企业使命,致力于项目所在国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美好、文化繁荣兴盛,用国际化语言讲好中国核工业故事,多方位、多层次向世界展示中国企业的实力与担当,树立重民生★★、有温度、负责任的央企良好形象,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项目部聚焦和而不同,强化中外文化交流互鉴。结合中国传统节假日★,邀请外籍员工与中方员工共同体验包粽子、写汉字和剪纸等中国传统节日活动,让外籍员工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丰厚底蕴★★★。同时,在马来西亚传统节假日期间,组织开展中外员工座谈会★★★,邀请马来员工讲解当地传统文化习俗,让外籍员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相互学习、增进友谊。项目团队还尊重外籍员工宗教信仰★★,在项目现场设立祷告室并提供防暑降温措施,为外籍员工祷告提供便利★★。
项目伊始★★,面对现场地质条件复杂★、雨季湿热和工期紧张等困难,中核华兴项目建设团队以钢铁意志和高效执行力排除万难,通过整合属地化资源、优化施工方案★★、与400多名外籍劳工并肩作战,全力保障项目多个单体建设进度。项目外籍劳工称赞道★★★:“你们中国人负责任的态度和项目建设的速度,让人钦佩!”
★★★“你们让我们见识到了中国态度和中国速度”★★。2024年5月★★,由中核华兴承建的马来西亚新山市巴西古当港区Eco Ceres可再生燃料生产设施项目正式开工,该项目是积极响应马来西亚绿色发展需要而建设的一项具有创新性和环保意义的工程。
“这是莫桑比克最漂亮的学校”。2024年7月31日★,由中核华兴承建的援莫桑比克索法拉职业技术学校正式开学★★,莫桑比克总统莫西出席仪式并剪彩。在场嘉宾和师生一致认为“这是莫桑比克最漂亮的学校”。项目的如期交付★★,将为非洲劳动人口提供有效和可持续的基础职业技能培训,使非洲拥有更多具备一技之长的适用人才,帮助非洲把巨大的人口红利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优势★★★。
立足于互学互鉴,推动文化深度融合。马来西亚Eco Ceres项目外籍员工来自于马来西亚、孟加拉等国,项目部印制并发放英文版公司企业文化宣传页及安全提醒卡片,并在培训和会议中进行讲解和讨论,有效促进互学互鉴,增进理解尊重,提高了全体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
“既要工程项目美,更要生态环境美”,援莫桑比克索法拉职业技术学校项目组组长唐晋说道。该项目位于索法拉省戈龙戈萨县,其境内拥有著名的戈龙戈萨国家公园★★,园内森林茂密,生活着水牛★★、大象和角马等多种野生动植物★。项目建设期间,中核华兴积极履行中国企业致力于保护国际项目属地环境的承诺★★★,认真践行援外项目环境保护要求,开工前对项目所在地进行生物多样性调查和生态环境监测,通过优化生活临建区位选择★★,精准测量施工红线区域,选择能耗小、噪音低的工器具施工,采取工程防护和生境恢复等措施,最大程度保护当地村民和野生动植物的生态环境。
项目团队还主动与港区管委会联动,组织开展“保护海滩行动”★,定期组织人员对港区内海滩垃圾进行清理,迎接即将到来的海龟产卵期,有效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活动得到了当地政府和TLP港区组织的高度评价,进一步提升了公司在当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China,China!★★★”莫桑比克尽管降雨量大,但是当地的储运水务设施落后,染上疟疾是这里的常态,喝上一口干净的水是这里的奢望。为了解决当地居民用水问题,项目团队前前后后选址了8次,挖了8口井★★,当井水喷涌而出的时候★★,一群群当地的大人小孩儿,光着脚丫★、拎着水桶、头顶水盆过来接水,嘴里不停地喊着★“China,China!”脸上洋溢着从未有过的幸福。
“感谢中核华兴提供的工作机会,极大改善了我们家的生活质量”。在援莫桑比克学校项目建设期间★★★,中核华兴围绕项目施工需要★★★,开展“一带四先锋”活动,通过划分班组、指定人员,以带思想解疑惑、带文化促融合★★★、带技能促成长★、带业绩树品牌为抓手★★,通过项目团队与当地聘用工人班组结对帮带,组织外籍劳工参加班前教育、技术交底和技能培训等活动,提升了劳工们的技能水平。在当地劳工中有一名叫MANUEL MIN(曼纽尔)的当地农民应聘到项目,曼纽尔服从管理★★、主动学习、踏实肯干★★,在★“一带四”帮带下,他很快通过自身努力★,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搅拌机操作工★★。像曼纽尔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通过项目建设为当地人民创造了许多就业机会★,提升了工作技能★★★,支持并帮助当地减少贫困、改善民生,与当地居民一道共谋发展。
关心关爱外籍员工,用暖心换真情。中核华兴重视人文关怀,践行央企使命担当★★★,通过为外籍员工发放清凉饮料和防暑用品,并进行防暑降温指导,提升了夏季员工工作环境的舒适度和安全性;前往外籍员工家中进行生育慰问,送上婴儿用品和祝福卡片★,进一步提升了员工的满意度和归属感,以润物细无声的关爱,换来外籍员工的认可★★★。
“项目建设过程中,中核华兴不仅克服台风、疫情★★、地质条件复杂等诸多困难,高质量完成学校项目的建设工作,更在援建过程中采用中国标准★、引入中国技术、干出中国品质★★,是名副其实的精品工程、优良工程★”,中国驻莫桑比克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徐伟丽对中核华兴给予肯定。
当项目中方员工不适应当地环境,患上疟疾后,属地社区主动为他们送上了应急药物★★,★★“虽然不多★★,但也是我们的心意,希望华兴朋友们安全!★★”短短一句嘱托连接起了中非的脉搏,串起了两国人民共同的期许!帮助项目所在村镇百姓修理电器、维修房屋,为周边村民免费提供医疗防护药品,都是项目施工期间的常态★★。